跨界交流!商研院論壇探討碳權經濟之創新與挑戰

發佈日期:2024/12/27  記者葉卉軒
商業發展研究院受中油公司委託辦理「2024企業永續競爭力論壇」,高雄場近日於KO-IN智高點智慧科技創新園區登場,成功大學能源科技與策略研究中心主任林大惠表示,碳定價是企業認真減碳的驅動力,而碳費將成為企業營運的潛在必要成本。隨時代演變,企業更要往前看,不只關注眼下的淨零碳排,未來將邁向二氧化碳移除,因此再生能源、循環經濟、碳捕捉及封存等都將成為淨零碳排的關鍵條件。面對極端氣候變遷,所有人都肩負責任,企業可思考如何從中調適並強化自身韌性,聚焦減碳技術發展與轉型的可能性。

商研院表示,該場論壇邀請到台灣碳權交易所協理吳逸萱、成功大學能源科技與策略研究中心主任林大惠、上緯國際投資控股股份有限公司經理林國權,針對碳權經濟的商業趨勢與案例應用展開深度討論。當日有能源業、數位行銷業、科技製造業及學界等多位菁英到場參與。

論壇主持人商研院副院長張皇珍表示,中油論壇往年以量子科技、AI技術為主題,今年為呼應國際趨勢與法規政策,議題涵蓋碳權、碳定價與綠色設計,期望透過專家學者的實務分享,引領企業達到淨零轉型,並考量未來全球塑膠公約若通過定案,將成為具法律約束力的全球法規,呼籲企業應即早思考如何透過綠色設計提升產業競爭力。

台灣碳權交易所協理吳逸萱則於論壇中提到,全球約150個國家及地區相繼宣示淨零排放承諾,以往企業只需顧及產品品質,自然就能賣得好,但現今若生產過程中未落實低碳,可能影響到利害關係人投資的評估指標。此外,2025年若實施收取碳費,將對企業產生衝擊力,因此,淨零不再只是趨勢,更是攸關企業生存的競爭與挑戰。為實現台灣2050年淨零目標,台灣碳權交易所透過強化碳市場相關人才基礎建設、加速低碳創新及提供經濟誘因等方式,推動國家及企業減碳,同時協助於經濟成長和永續發展間取得平衡。於論壇中亦分享國內外減碳實務案例,盼引領學員接軌國際標準,共同開創淨零未來。

身為綠色循環材料公司的上緯國際投資控股(股)公司,近年積極轉型以碳中和、創生新材料為未來發展核心,於國際市場上佔有領先地位,目前持續投入前瞻性研發,致力將廢棄物透過技術開發轉化為原料。上緯國際投資控股股份有限公司經理林國權於論壇中提醒,在生產模式不改變的情況下,綠能、節能都僅是製程能源上的減碳,真正的減碳勢必要做到減少源頭使用,方可降低地球對天然資源的消耗。產品設計初期即決定了未來對於環境的衝擊影響程度,綠色設計能有效降低資源消耗,為呼應未來減碳趨勢,建議中小企業於綠色設計中尋找減碳商機。

商研院表示,本場綜合座談以「碳權經濟與綠色設計的雙軌推動」為主題,由商研院副院長張皇珍主持,張皇珍指出,1.5度C溫控目標雖看似遙遠,但我們已經走在減碳的路上,淨零轉型勢必成為未來重要趨勢,因此,企業在心態轉換上相當重要,並應於轉型過程中有中長期規劃,才能達到雙軌推動,邁向減碳未來。

商研院長年致力於尖端技術與前瞻性研究,協助企業達到升級轉型,此外,商研院ESG永續學苑開設一系列專業的ESG永續課程及輔導,想獲得國際認證ESG證照,歡迎上網搜尋商研院ESG永續學苑https://esgacademy.cdri.org.tw,或洽服務專線07- 222-3999#101吳專員。

資料來源:經濟日報