【圖解】自然碳匯有哪些?如何轉換碳權?一文掌握「二氧化碳倉庫」的關鍵要素

發佈日期:2025/01/02  林柏宇
台灣自2025年起徵收碳費,預料將推動碳權交易的發展,而碳權來源之一的自然碳匯,被列入台灣2050淨零轉型關鍵戰略,是國家永續發展的核心之一,《RECCESSARY》一文帶您認識碳匯。

碳匯是什麼?
碳匯指的是,捕捉並儲存大氣中二氧化碳的自然或人工系統,能夠降低大氣中二氧化碳濃度,並藉此減緩全球暖化的影響以及維持生態平衡。簡單來說,碳匯就是「二氧化碳的倉庫」,而且能長期保存、不容易外洩。

碳匯的類型
碳匯按組成方式可分為自然與人造。自然碳匯主要包含海洋、森林和土壤,其吸收的二氧化碳分別稱為藍碳、綠碳及黃碳;人造碳匯(artificial carbon sink)則是利用特定技術及化學物質吸取或捕捉二氧化碳後儲存。

藍碳:海洋碳匯
海洋碳匯儲存量在自然碳匯中排名第一。除了海洋之外,其他如紅樹林區、海草床、沼澤等沿岸生態系統也都存在大量藍碳,其中以紅樹林的儲碳能力最高。根據綠學院統計,紅樹林每公頃可儲存1,023公噸,主要因為生態資源豐富,除了有植物吸收二氧化碳,還有深厚的底泥提供儲存空間。

海洋中的藻類也有龐大吸碳潛力,只要養殖面積夠大,每單位固碳能力還超越海草與海藻,例如名為雨生紅球藻的微藻,其固碳效果是一般樹木的21倍。另外,值得一提的是,台泥靠碳捕捉養殖雨生紅球藻產生的天然蝦紅素,濃度是磷蝦的250倍、鮭魚的6,000倍,初步研究顯示有助於改善視力、抗老化。

綠碳:森林碳匯
森林碳匯則是在樹木行光合作用時吸收二氧化碳,吸收速度最快,且相較於海洋中的二氧化碳容易散溢到大氣中,樹木的固碳效果較好。根據CASE報科學統計,以一棵胸徑47公分、樹高11公尺的樟樹為例,其固碳量約150公斤,如果要抵銷台灣民眾1個人1整年的碳排,大約需要20棵才足夠。

黃碳:土壤碳匯
土壤碳匯的儲碳量也不容小覷。聯合國糧食與農業組織(FAO)調查全球森林的碳儲量,超過5成實際上存在於森林土壤與枯枝落葉層中。如果是其他的生態系統,如濕地、耕地等,土壤的碳儲量可能比土地上的植物高出數10倍。

人造碳匯
人造碳匯指透過人為方式將二氧化碳儲存在產品或特定材料中,例如將木材製成建材以持續儲存二氧化碳。此類型經常與碳移除(Carbon Removal)技術扣連,如碳捕捉與封存(Carbon capture and storage,CCS)或碳封存(carbon sequestration),但目前相關技術都不夠成熟,無法進行大規模運作。

碳匯如何計算?
碳匯計算方式依據類型大不相同,儘管海洋占地球表面積約70%,因此普遍被認為是規模最大的自然碳匯,但測量難度較高,因此作為碳交易標的的關注度不及陸地上的植物。

森林碳匯的計算方式可依空間尺度或時間尺度來決定,空間指的是森林覆蓋範圍,大範圍可到整體地景層級,小範圍可針對單一樹木;時間則可分為計算森林在一定時間內吸收的二氧化碳量,或者森林當前的固碳量。

根據聯合國政府間氣候變化專門委員會(IPCC)指南提供的計算方法,依計算目的及係數類型共有4種公式,其中「△C」指的是單株樹木或單位面積森林在一定時間內的碳儲存變化量,「Ctotal 」則是單株樹木或單位面積森林的碳儲存總量,其他符號對應的資料及台灣8種主要林型的數據見表一。

另外,IPCC將計算方式區分成3種層級,依計算準確度依序為:

層級1:也是最簡單的方式,只要套用簡單公式及預設值,加上簡單的調查數據,如森林面積即可。

層級2:如果有根據特殊環境及條件建立國家特定數據,則可將其數據導入層級1的計算公式。

層級3:當國家有能力進行更全面、經常性的採樣量測,甚至可建立國家特定模式時,其結果有更高的準確性。

碳匯如何轉化成碳權
原則上,不論哪種類型的碳匯,要轉換成碳權都得先確認方法學,例如要用什麼方法減排、以及如何證明,接下來還要通過監測、提交報告、以及驗證流程等,才能取得減量額度,也就是碳權。

根據環境部「溫室氣體自願減量專案管理辦法」,目前已公布國外221種、國內35種方法學,可供企業直接採用,其中在自然碳匯的部分,除了「造林與植林碳匯專案活動」之外,在2024年增加「加強森林經營碳匯專案」及「竹林經營碳匯專案」兩種綠碳取得的方法。

而在藍碳及黃碳方面,台灣還沒有官方認可的取得方式,目前以「紅樹林植林」、「海草復育」兩種藍碳,以及「農業土地管理」的黃碳取得方式進度較快,已經送交環境部進行審議。

台灣向國外申請碳權的管道,則以碳驗證標準(Verified Carbon Standard,VCS)及黃金標準(Gold Standard,GS)」兩種機制為主。VCS因為發展較成熟、認證速度較快、價格相對便宜而受到歡迎,其森林碳權的申請量居全球之冠。

碳匯的概念不難了解,但計算方式複雜,尤其大自然變化無常,更需要不斷追蹤,而人造碳匯涉及負碳技術,目前也充滿不確定性,歡迎加入訂閱《RECCESSARY》電子報,掌握最新碳匯趨勢,提前掌握碳權市場動向。

資料來源:RECCESSARY